聚力量开新局,指引天冬产业发展


管理员
发布于 2024-10-25 / 16 阅读 / 0 评论 /

5月29日至30日,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道地药材产业大会暨全国中药材乡村振兴会议”在四川成都举办,大会以“发展道地药材,促进乡村振兴”为主题,倡导“科技兴农、绿色生态、数字赋能”,发起千乡万社中药材科技兴农计划,引领“保质、稳供”的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我院中药研究所科技人员参加了道地药材产业、道地药材生态发展、新版GAP全国宣贯、道地药材临床应用等四个分会场的会议。

在“川产道地药材产业”分会场上,省中医药科学院方清茂、李青苗研究员、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敏教授分别做了专题汇报。方清茂研究员就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进行了总结,李敏教授以涪城麦冬、川芎、川贝为实践,探索了一条川产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指出川产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管理规范及质量提升示范工程的重大意义,李青苗研究员报告了川芎品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涉及到生态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栽培与管理、采收与加工等多个维度,还对川芎重金属镉超标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川产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道地药材生态发展”分会场上;主要围绕让药材回归自然,就道地药材生态栽培的实践和方法、肉苁蓉防治荒漠化研究、枸杞资源筛选及应用等具有实践意义的前沿研究工作;在“新版GAP全国宣贯”分会场上,各专家针对马上发行的新版GAP从种质资源、种苗繁育、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解读;在“道地药材临床应用”分会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就“道地药材保障中医疗效”进行了专题报告,报告指出药材的道地性、品质把控、标准建立对于中医疗效至关重要,并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中药成分敲入敲出辨识法的技术优势,生物评价方法体系对于中药质控的应用;杨明、范吉平、奚燕等各大医院的院长及药学部负责人就中医药智慧诊疗、调剂、数字化应用、中药饮片溯源管理体系建设等进行了报告,可以看出,近年来医疗机构对于中药品质的把控越来越严格,要想发展好地方中药材产业,必须对接中医临床对于药材的严格要求,做好质量标准建立和溯源体系建设,确保药材质量和疗效。

川产道地药材的研究思路与成果,为我市道地药材天冬的产业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即以天冬基原鉴定为基础,通过资源收集与良种选育,在生态化种植管理、现代化采收加工、优质产品研发多维度同时发力,确保天冬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川产道地天冬产业振兴提供新思路、新模式。(中药所刘丹)



评论